了解东南极冰盖演化历史对于评估全球海平面变化和了解全球气候系统至关重要。蓝冰及其表面沉积物相对传统地质记录而言,具有记录更早(如末次冰盛期以前)冰盖演化历史的优势和潜力。然而,目前对于蓝冰演化与气候变化之间关系的理解不够深入,亟待加强。鉴于此,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多核素年代学与环境示踪”团队与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矿产资源研究院合作,选择东南极格罗夫山地区哈丁山附近不同类型蓝冰表面的冰碛垄,开展10Be和26Al暴露测年研究。基于对测年结果分析,发现不同类型蓝冰冰碛垄形成时代差异很大:处于封闭系统(有基岩阻挡冰流)的冰碛垄形成时代对应早更新世,而处于开放系统(无基岩阻挡冰流)的冰碛垄则形成于晚更新世早期。但是,两种类型蓝冰末次冰盛期以来均相对稳定。此外,通过与气候记录对比,发现轨道尺度蓝冰演化可能与冰期旋回密切相关。
该成果近期发表于Geomorphology期刊。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3064)、“西部之光”项目(XAB2021YN02)和崂山实验室项目(LSKJ202203300)共同资助。
原文详见:Dong, G., Huang, F., Zhou, W., et al., 2025. Towards an understanding of dynamics of blue-ice moraines: A case study in the Grove Mountains, East Antarctica. Geomorphology 480, 109749. https://doi.org/10.1016/j.geomorph.2025.109749

图1 蓝冰冰碛垄示意图及暴露测年结果

图2 暴露测年结果与气候记录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