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中科院地环所西安交大中国科学院  
首 页
中心概况
通知公告
新闻动态
科学研究
对外合作
大仪平台
省重点实验室
资料下载
规章制度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地球环境研究所成功利用10Be示踪中国黄土贾拉米洛极性事件
时间:2024-12-26 来源: 作者: 点击:
 贾拉米洛(Jaramillo)极性亚时作为第四纪4个最重要的地磁极性倒转事件之一,是中更新世地层划分和测年的关键时间标记。以往研究表明,中国黄土记录的Jaramillo极性亚时存在空间差异,并且与海洋沉积物的位置存在明显“错位”,这势必影响基于地磁极性倒转年代框架的中国黄土年代序列及与全球气候记录的准确对比,是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多核素年代学与环境示踪团队,借助黄土高原中部西峰剖面高分辨率10Be等记录,对Jaramillo顶、底界开展了系统的示踪研究。经10Be示踪发现,Jaramillo顶、底界的年代分别为994 ± 2 ka 和 1072 ± 4 ka,分别处于古土壤S10(对应于深海氧同位素MIS 28)和古土壤S12MIS 31)。该结果与海洋沉积物结果相符,不过相较于同一黄土剖面古地磁记录的年龄,分别年轻~ 12 ka~ 16 ka(图1)。研究认为,极性倒转时期获得的“原生”剩磁被后期叠加的磁信号所覆盖,或许是导致中国Jaramillo地磁极性界线海陆记录不同步的主要原因,而且这一现象在黄土地层中可能较为普遍。这也是该团队利用黄土10Be成功示踪布容-松山(B/M)(Zhou et al., 2014Geology)和松山-高斯(M/G)(Zhou et al., 2023GRL)界线后取得的又一重要进展,将为系统解决第四纪地磁极性界线海陆记录不同步的争议提供新的证据。

该成果近期发表于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期刊,周卫健院士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30321)、中国科学院战略科技先导专项(XDB40010100)、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SKLLQGZD1601)及山东省专项经费(LSKJ202203300)等项目共同资助。

原文详见:Zhou W J*, Du Y J, Zhou X L, et al. 2025. Chinese loess 10Be records for the Jaramillo polarity subchron. https://doi.org/10.1016/j.palaeo.2024.112673

1 西峰黄土样品代用指标、10Be示踪古地磁场变化序列与磁倾角的对比

10Be示踪古地磁场变化序列与海洋沉积物相对古地磁场强度曲线、深海氧同位素比较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Copyright?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1001760号-1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浏览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翔路97号 邮编:710061 电子邮件:ams@loess.llqg.ac.cn